找到相关内容386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胜迹巡礼:庐山黄龙寺

    完好。抗日战争期间,释青松为住持,率众倡导念佛法门。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政要多次来寺游观。后来庐山黄龙寺所受损失较东林寺等轻得多,但大寮和东侧僧寮的铁屋面被拆走。当时,居土许止净率全家避居于此,每日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黄龙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0949289612.html
  • 太原市双塔寺:永祚的双塔永祚的寺

      俯瞰汾水畔,背依太行山,广沃晋中盆地之际,千年古城太原之边,这里坐落着三晋名刹双塔寺。   初入寺门,便被其古色古香的宝塔佛殿深深吸引,静静地伫立在一片青松翠柏之间,看着绿树红墙,听那梵音清唱,不禁让人融情于其中。   再抬头看看凌霄的古塔砖瓦之间,历史的沧桑尽显眼前。循着历史的脚步,追问他的昨天,总是让人感慨万千……   我国古代寺院的建筑传统总是坐北朝南,而双塔寺却不然,其依山而...

    佚名

    |双塔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6/08572424978.html
  • 试论西藏医学与佛教的关系

    ,藏医学的名家要以宇妥玛·元丹贡布最著名。藏语中"宇"为青松石,"妥"为顶部,"宇妥"有两种解释,一是青松石屋顶,即元丹贡布家的屋顶是由青松石盖的顶。另一种说法是元丹贡布世家为医,行医时手持青松石的伞柄(《西藏医学》)第211和300页)。元丹贡布为宇妥世家的第九代,其父名琼多吉,母名法灯(系汉族),藏名沙曲宗吉美。妻子名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743026.html
  • 略述大恩清定上师与多宝讲寺之胜缘

    悄然地亮了,多宝讲寺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。周围的竹林笼罩着一层薄雾,其间并有青松挺秀,亭亭如盖。寺后青山巍然,漫山灿烂的杜鹃掩映其中,不知是朝霞映红了花朵,还是花朵映红了朝霞。寺前不远有小河温柔地流淌...

    赵翎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4343354.html
  • 文殊菩萨的传说

    的同心圆内,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。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, 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,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,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,那 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449631.html
  • 灵山佛教沿革

    ,宝殿玉宇掩映于青松翠竹之中,钟鼓梵呗回响在云林烟水之间,真可谓梵天佛地、灵山胜境。  元末,寺塔俱毁,一时法轮滞转,慧灯失明。  明洪武初年,释行晖到此重建寺宇数楹,以为供奉佛像、栖身宴坐之所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850443.html
  • 延寿寺中观奇松

    像和碧玉观音菩萨像,由加拿大罗道安先生赠送。院中青松一株,东西配殿各二间,从布局看,该寺显古朴小巧。相传,该寺为明初军师刘伯温所建。明朝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后,就开始在北京周围选择陵墓。他派出的人,在北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350846.html
  • 周敦颐的佛教因缘

    坐万机休,日暖风和草自幽。谁道二千年远事,而今只在眼睛头。’聪肯之,即与结青松社。”[28]周敦颐的主静之说,或即肇端于此。   不过,周敦颐仅以月余之工夫,而自以为&...白莲社流派,担任青松社社主,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。   佛教传入中国后,与中国固有之儒、道二家之说互相异趣而复殊途同归。历来学者,努力于三教合辙,代不乏人。其中要以东汉末年《牟子理惑论》为最早。后...

    宋道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952892.html
  • 宋代云门宗

    曾住持庐山归宗寺、镇江金山寺、江西云居寺等,“凡四十年间,德化缁素,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”(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一九)。他与苏轼兄弟、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交往甚深,应酬文字颇多。他还与理学家周敦颐结青松社,自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053510.html
  • 游天台山日记(前)

    至明岩。明岩为寒山、拾得隐身地;两山回曲,志所谓八寸关也。入关,则四周峭壁如城。最后,洞深数丈,广容数百人。洞外,左有两岩,皆在半壁;右有石笋突耸,上齐石壁,相去一线,青松紫蕊,蓊苁于上,恰与左岩相对,...

    徐宏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3854674.html